宠物满身是蜱虫能治好吗?
蜱(又称癞虫)是一种体表寄生蜱虫病的总称,是一种较严重的传染病,也是一颗隐伏在动物体上的不定时"炸弹"。病毒能通过蜱虫的血液循环进入人体,引起急性发病,可出现高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病毒血症症状;蜱病除侵害动物体自身的脏器引起致病外,还有许多变种,能引起各脏器病变。
蜱主要寄生于哺乳动物,病兽是蜱的主要传染源,并通过唾液及虫体拔出时排出体外。蜱的幼虫或若虫常依附于宿主后背、腋窝、腹股沟等处的皮肤上,吸附的物种愈坚硬,对宿主血量的消耗愈多,对宿主的毒性也愈强,寄生于家畜的蜱危害较多,如亚东蜱寄生在家兔体表,可传疫,引起病毒血凝综合症;阔盘细齿虻蜱寄生在家猫体表,可引起动物贫血,经血及尿排出病原体,可以通过胎盘传染,引起胚胎死亡或胎儿病。
蜱的发育有两个阶段,即卵、幼虫、若虫和成虫,有5个世代。成虫寄生于家畜、野生动物或人类,幼虫和幼螨期寄生在动物体的表皮或结缔组织内,虫体被捕捉时会脱壳而出,并可继续生长发育为成虫。其生活史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卵、幼虫或若虫期生活在动物体内,经数次蜕皮或发育成为成虫;一类是卵、幼虫或若虫期生活在动物体外,幼虫或若虫期短,生长发育直接为成虫。
蜱是一种体外寄生虫,大小一般为3到10毫米大小,常趴在宿主体表,吸食血液。蜱的唾液中含有一种蛋白,这种蛋白能够抑制病毒的生长。若是感染了病毒,这种蛋白就能够抑制病毒核酸的合成,使病毒的繁殖能力大大降低,所以,当蜱吸过血之后,再叮咬其他人类,就可能把带有病毒的蜱排出,引起发病。
被蜱叮咬后,皮疹可在3~21天出现。红色丘疹或丘疱疹,中央有虫咬痕迹,丘疹可融合成大疱,常破溃、渗液,渗液干净后经结痂而愈。痂皮脱落后,个别可留下色素沉着斑。有时,由于虫体的挤压,角质形成细胞增生,鳞屑明显,形成疱疹。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可见脓疱、毛囊炎、疖、疖肿等。自觉瘙痒或疼痛。
恙虫病(沙鼠热):此病多侵袭儿童,病人有突然高热,体温持续在39~40℃以上,一般持续2~4周,偶可延长至数月。极度乏力,嗜睡或躁动不安、情绪紧张。急性期和恢复期之间有短暂的亚临床期。多汗,有时可见皮肤出现丘疹或疱疹。
回归热:本病多见于西伯利亚与非洲,热带与副热带地区亦可发生。由立克次体引起。急性康复期常有腰痛,周身不适,可有出血倾向。
蜱热:由蜱传播的热波形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发病10~14日发热,体温持续一周左右,热程短者2~3日,长者可达2周 以上,头痛、颈部肌肉疼痛,甚至晕厥;部分患者可有轻度上呼吸道充血和肺炎,少数人并发心肌炎、骨髓炎、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