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猝死的动物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自然界中有多种动物的寿命长短与其体型大小呈正比。例如,大象平均寿命70岁;海狮大约30岁;熊和大猩猩40岁左右;老虎、豹子大概25岁;野狼寿命约17年;而狐狸、老鼠等则不超过十年。然而却有例外情况,一种动物可能很小但寿命很长,另一种可能很大但寿命很短。这是因为每种动物都有不同的寿命上限,这取决于它们的遗传基因。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线等)和生物本身的生理机制也对寿命有影响。 不同物种的比较毫无意义,因为影响寿命的因素有很多,而且各个因素对不同物种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不能说某一只熊活到了40岁所以“平均”寿命应该是40岁,也不能说一头老狮子只活了25岁所以‘平均’寿命是25岁。每个生命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立的生活史。只有了解每一个具体物种的生活史才能知道影响它们寿命的因素都有哪些,进而估算出它的‘平均’寿命范围。 比如,在研究哺乳动物时我们发现,许多哺乳动物刚出生时非常脆弱,如大熊猫刚出生时体重只有80克左右,相当于人类婴儿的十分之一。这么小的体重的动物要想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就必须不断发育体内的各种生理功能,增加肌肉含量,提高抵抗力。而衰老过程其实也就是身体各项机能逐渐下降的过程,可以说衰老是伴随着生命的全程的。因此我们认为哺乳动物的‘寿命’应该从它出生之日起算。
那么,是不是所有哺乳动物新出生后‘寿命’都是相同的呢?当然不是!如果我们再深入探究就会发现,虽然所有哺乳动物新生时都很脆弱,但是有些种类在幼年时期很容易死亡,有些则能存活下来并长到性成熟期。那些能够存活下来的哺乳动物,随着它们的生长,内脏器官会逐渐完善,机体逐渐成熟,‘寿命’也开始延长。而刚才说的那些容易死亡的小哺乳动物,虽然在幼年期机体不健全,‘寿命’短,但是一旦顺利成长到性成熟期,其‘寿命’也可以和长寿哺乳动物相接近了。 可见,影响寿命的因素有很多,无论我们是考虑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还是其他未知因素,‘平均’这个概念对于研究寿命问题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