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一天排几次大便?
正常的情况下,成年犬每天大约排1-2次粪便,幼犬排便次数稍微多一些。当主人发现狗狗的排便频率突然增加或者减少、粪便的形状发生改变时,就要小心是不是生病了。 下面给大家详细说明下,如何观察狗狗的大便。 大便的形态 因为食物的吸收和消化过程是很复杂的,因此不同食物的摄入就会使大便的形状有不同的改变。
例如:吃了肉类食物之后,粪便中含有没有被消化的脂肪块;进食了含纤维高的蔬菜后,粪便会呈条状且量大;食用了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则会出现软便甚至腹泻;而吃了过多的蛋白质,则会形成干硬的固态粪便。虽然粪便的颜色与食物没有绝对的关系(吃血制品或者动物内脏,粪便可能呈黑色),但是吃了特定食物后,粪便出现相应的颜色变化,也是健康的重要信号之一哦! 一般情况下,成犬粪便的颜色为褐黄色或棕黄色,幼犬的粪便颜色会稍深一些。但是如果吃了某种特殊的食品,比如动物肝脏,狗狗的粪便颜色会有明显的加深,这是正常的,停止饲喂即可恢复。如果一直吃肝脏,粪便长期保持黑亮状态,则需要引起重视了。
除了关注粪便的颜色外,也要仔细观察形状的变化,这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狗狗是否消化吸收了足够的营养,也可以帮助排除疾病隐患。 如果发现有如下情况发生,就需要带狗狗去医院就诊了——
·粪便中有脓液或者血液;
·粪便有强烈的味道,并难以收集;
·粪便过细,呈颗粒状;
·粪便表面有沟纹,并且较硬;
·粪便中混合着气体,呈稀泥状;
·粪便很软,不成形。
【注意】如果发现狗狗的粪便中有寄生虫或者虫体碎片,请不要触碰,让医生处理即可。